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嫡疑

第六十四章 见好就收

“这个小鬏是海边出生的,是大海的儿子,所以我打算给他取名叫刘海子。”刘云善兴致盎然。

“这个名字不好!”刘大山连忙停下手中数钱的活,“东西丢了、坏了,或者人没救死了,叫‘海得了’。我可从来没听过,什么人的名字里有海字。”

“大大,”刘云善陪着笑脸,“您这样说就没道理了。我在陈家港街上,就听到过好几个小鬏名字里有海字。再说,不是还有人姓海吗?”

“我看海子这个名字不错。”韦山茶笑着说,“不过,小鬏的妈妈说,是海西侯李广利转世,那就让小鬏姓李才是呀!”

“你、你胡说什么?”刘大山伸手打了韦山茶一巴掌,“我们刘家抱养的小鬏,凭什么让他姓李?”

“我是怕、怕冒犯了海西侯大人呢!”韦山茶声音很低地反驳一句。

“怕什么鸟!”刘大山怒道,刚要抬起手打韦山茶,忽然又想起了什么,有点害怕起来,“这个……”

“再说,我们**都二十八岁的人了,还没有娶媳妇。我是怕要是这个小鬏姓刘,他自己会不好讨媳妇呢!”韦山茶道。

“真是妇人之见!”刘大山又来了精神,“这个不用怕!大不了跟媒人说,这个小鬏也是老大家的。

我看,现在**有了这么多大洋,不要说二十八,就是五十八、六十八,还不是想娶几房媳妇就几房!

再说,他不是一直惦记着……”

韦山茶咳嗽一声,刘大山看了一下她的眼色,便没有说下去,而是转移了话题——

“陈家港那边有人知道我们家在杨集镇吗?”刘大山问。

“我租的房子在街心,一条街上有许多人不知道我的名字,但却知道我是杨集镇的。”刘云善答道。

“俗话说,没有土墙不透风的。恐怕我们又得搬家了。”刘大山道。

“还能搬到哪里去啊?“韦山茶嘀咕着,“除了这里,我们还有家可搬吗?有地种吗?

我们十八年前在大李庄的房子是新盖的,我说不要卖掉,你可你就是不听。”

“哈哈哈……”刘大山笑着拎起桌子上盛银元的袋子抖了抖,“老太婆,你老糊涂了呀!知道吗,这就是房子!

差两块就是整整五百块大洋啊!它要是换成房子,可是四、五个大宅院啊!

再说田地吧:在这儿把田地换成钱,到那儿再把钱换成田地。”

“老头子,”韦山茶道,“你这样精明,前些年做生意怎么老是赔本呢?”

“那可不是我精明不精明的问题。”刘大山道,“那是世道不好,天灾人祸!”

“大大,这是人家的钱,我们拿去为自己买房子,这样对头吗?”刘云善问。

“怎么不对头?”刘大山反问,“没有房子,我们怎么养小鬏?不是说,羊毛出在羊身上吗?”

“要搬家,我看明天就搬,搬到大李庄!”韦山茶道。

“为什么要搬到那呢?”刘云善问。

“大李庄是海西侯到达海西的第一站。要是这个小鬏果真是海西侯转世,那海西侯一定会高兴的,就不会怪罪我们。

我们十八年前在那开过七年的药铺子,还有,他三姑爷家也在那里。”韦山茶道。

“说得好,老姏子!”刘大山兴高采烈,又抬手打了韦山茶一巴掌。

“大大,”刘云善不以为然,“妈妈说得好,你为什么还要打她?真是的!”

“儿子,”刘大山笑着说,“常言道,女人三天不打,就会上房揭瓦。

等你娶了媳妇,一定要记住这句话啊!否则,家里会有不测。”

……

一个月后,刘云善回到董二中家,准备把刘海子接回自己的家去。他前脚刚到,董二中接踵而至。

“张老板,”董二中兴高采烈,“明个儿和我一起去镇子上喝喜酒,等回来了,替你儿子办个满月酒!”

“谁家的喜酒呀?”刘云善问。

“我傻大哥呗!”董二中喜出望外,“想不到我竟然有嫂子了!”

“谁家的闺女呀?”董陈氏问。

“捡来的。”董二中说,“她姓王,是个瘫子。”

一听说瘫子,刘云善大吃一惊:“一定是她!她怎么可能活了下来?好像在我梦中,她说自己姓刘的。她究竟是鬼还是人?”

然后,无论董二中如何诚恳邀请他同去喝喜酒,刘云善还是婉转拒绝了。

……

第二天吃过早饭,董二中说要早点去他大哥那里,帮助做点事,便出门走了。

董陈氏刷了锅碗、给两个婴儿喂了奶后,让刘云善在家照看小孩,自己要到村子里王屠户家买猪肉。

刘云善到门外张望,不见了董二中夫妇的身影,路上也没有多少行人。

他赶紧到锅屋烧水,等水烧开了,先把自己酒壶里的酒喝光,再用开水烫一烫酒壶,然后灌进开水,又放进去一些红糖。

回到里屋床边,望着两个婴儿,刘云善竟然不敢确定哪一个是刘海子,便把手伸进襁褓里去摸一摸。

他试着抱起刘海子,但觉得还是软绵绵的,和一个月前在海边时抱的感觉差不多,便又想起来自己的鱼篓子。

他朝墙角一看,见鱼篓子还在那,心中大喜。于是,他把刘海子包好,然后轻轻地放进鱼篓子里面去,再把鱼篓子斜挎在身上,这样可以随时看一看。

“万一海子在路上啼哭让人听到,有可能引起麻烦。我必须走人家的屋后!”刘云善想道。

提心吊胆地走了差不多五里路,刘云善终于来到一个村口,见到了马车。李以文手里拿着鞭子坐在车上。

“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家耳朵应该不怎么灵光,也不会多管闲事,坐他的车保险!”刘云善心中乐滋滋的。

“老大爷,到响水口多少钱?”刘云善笑着轻声问,想看一看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,同时,他不敢把真实的去向透露出去。

“一百里路,十六块铜板。”李以文一边答一边下了马车。

“好吧!”刘云善说着,从衣兜里掏出一块银元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